harmony-cordova

背景知识

Android是谷歌旗下的操作系统,由于制裁原因,华为已不能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从HarmonyOS Next版本之后,华为手机也慢慢将不再兼容安卓APP,原安卓APP,如果继续要在华为手机上用,必须适配鸿蒙操作系统,说适配是好听的,真实情况是在HarmonyOS next操作系统上全部重新研发,不是简单的适配工作,原Android的代码已一无是处了,这样势必增加研发成本。对于大厂这些都是小case了,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在新的操作系统投入研发,投入的时间成本和资金势必难以接受,另外由于HarmonyOS是一个新的生命,社区支持不够成熟,人才短缺很多中小企业就会望而生畏了。为此我推荐cordova混合研发,只有cordova才是真正的混合研发免费且开源,调用原生态API,一次研发满足安卓、Ios和鸿蒙操作系统。对于市场上流行的开源项目,我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只有cordova,没有之一了。国内也有也有一个开发框架,托管了APP的打包工作,虽然也是打着免费的口号,确强制集成了不该集成的SDK,以至于在上架的时候无法满足应用市场的要求和国家法律的要求,因为要说明这些SDK的作用是什么,但是很多开发者就不知道集成有这个SDK,因此隐私政策写不好而不能上架,因为盈利性公司不是基金会,不会提供免费的午餐。我们能够理解,这里我就不明说了。因此对于用心运营的APP的企业,我推荐混合式研发,也不要装X全部使用原生研发,后面维护和升级拿石头砸自己脚。

鸿蒙原生开发

原生鸿蒙研发支持ArkTS和C/C++语言。并不支持Java,Java的同学可能比较难过,其实也不用担心,看我接下来的分析,ArkTS是华为在TS语言上的进一步优化的后开发语言,不同于TS语言,学起来并不难,只需要几分钟看看就可以上手了,当然这是对于之前熟练的掌握了Java、Js或C/C++的基础上,说实在的如果有了前面的基础TS无需单独学习,直接就可以上手,如果使用native c/c++就不同了,C/C++语言会使很多开发者心里发怵,以致于不敢轻易创建native C++项目,所以有一个部分开发者只能使用ArkTS开发原生鸿蒙APP了,但这样就失去了优势,只能开发更上层应用性的内容,涉及框架或者底层的开发就无法胜任了.harmony-cordova就是使用C/C++研发的,cordova的插件也是C/C++研发的,只有涉及到鸿蒙UI层的必须使用ArkTS了。所以是两者结合开发的,harmony-cordova所涉及的技术方案,我这里不过多的说明,大家只要会用就可以了。

接下来说一下harmonyOS吧,HarmonyOS 内核并不是Linux内核,虽然支持C/C++研发,但是并不是现存所有的Linux的开源项目都可以集成到HarmonyOS上的,在加上DevEco采用的是CMake编译,如果原Linux的开源项目是Makefile编译的,要移植到HarmonyOS上,也并非易事,需要Linux C/C++开发的熟手才可以做到,并非入门级别的就可以胜任。如果原Linux下的开源项目,源文件数量少,可以直接拷贝源码集成,如果原Linux下的开源项目文件众多,编译复杂,就需要使用交叉编译移植到HarmonyOS上,为什么要移植Linux开源项目呢?因为大多项目都会依赖Linux的动态库so,所以要进行移植,如果不移植很多C/C++程序就很难开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Linux的开源项目都可以移植的,因为HarmonyOS并不是Linux内核,使用的编译器也不是gcc,所以Linxu下面的so之间互相依赖,因此在Harmony OS上有些so无法移植。另外Linux下面的C/C++的程序和HarmonyOS也有差异,HarmonyOS也预制集成了类似Linux下的so,虽然有预制so,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可以使用,因为接口并不全,特别是一些涉及到内核的调用和Linux并不一样。

综上所述,在HarmonOS平台上,使用native c/c++研发框架类的har,则需要更多的C/C++开发经验,这方面的人才会更少。因此您在网上看到最多的都是ArkTS开发的。

harmony-cordova

为什么要研发鸿蒙版cordova,公司研发harmony cordova是因为公司内的APP原使用cordova框架研发,很遗憾的是Apache基金会不支持,所以我们公司就自己研发了,研发好以后首先使用在我们公司自己的产品上,1.0版本首先满足了我们公司自己需要插件,后面会慢慢升级以兼容大部分cordova插件。

自定义插件,很多Android项目或者Ios项目,集成了自定义插件,例如每个手机厂商的推送功能,都是自定义插件研发的,这里插句话,不要集成第三方的统一推送的SDK,会让你的APP由于隐私政策审核起来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建议集成所有手机厂商自己的推送SDK,因为手机厂商并不多,集成也没有太多的工作。还有OSS对象存储等都需要自定义插件,harmony-cordova也集成了一些常用的自定义插件。如果您的项目中有自定义插件,需要使用harmony-cordova的,就需要开发者支持了。

Android移植鸿蒙步骤

1,打开DevEco创建项目,选择Empty Ability进入下一步,填写必要信息,这里要注意,bundle name 先填写com.example.myapplication,也就是保持默认不变,因为在没有cordova.crt证书的情况下,cordova鸿蒙版要求bundle name必须为com.example.myapplication,主要用于研发测试,如果开发测试完成要修改bundle name上架鸿蒙应用市场,请联系开发者申请cordova.ert证书,或者事先联系开发者提供技术服务。

2,项目创建成功后,复制原有Android studio的工程assests/www目录下面的所有文件到鸿蒙工程entry/src/main/resources/目录下,注意直接复制原andriod工程www目录下的文件,不包含www。

3,复制原android工程res/xml目录下的config.xml文件到鸿蒙工程entry/src/main/resources/目录下。

4,打开DevEco studio的Terminal终端,进入工程目录,执行 ohpm install harmony-cordova 安装本插件。

5,打开鸿蒙工程文件entry/src/main/etx/pages/Index.ets文件,修改代码如下:

import { MainPage, pageBackPress, pageHideEvent, pageShowEvent } from 'harmony-cordova/Index';
  @Entry
  @Component
  struct Index {
    onPageShow(){
      pageShowEvent(); //页面显示通知cordova
    }
  
    onBackPress() {
      pageBackPress(); //拦截返回键由cordova处理
      return true;
    }
    onPageHide() {
      pageHideEvent(); //页面隐藏通知cordova
    }
  
    build() {
      RelativeContainer() {
        MainPage(); //webview首页index.html
      }
      .height('100%')
      .width('100%')
    }
  }

6,打开鸿蒙工程文件/entry/src/main/ets/entryAbility/EntryAbility.ets文件,修改onCreate函数如下

import { AbilityConstant, UIAbility, Want } from '@kit.AbilityKit';
import { hilog } from '@kit.PerformanceAnalysisKit';
import { window } from '@kit.ArkUI';
import { webview } from '@kit.ArkWeb';
import { setSchemeHandler } from 'harmony-cordova/Index';

...

onCreate(want: Want, launchParam: AbilityConstant.LaunchParam): void {
    webview.WebviewController.initializeWebEngine();//webview引擎初始化
    setSchemeHandler();//设置webview scheme
    hilog.info(0x0000, 'testTag', '%{public}s', 'Ability onCreate');
}

7,鸿蒙混合研发,也许您会增加其他page页面,不一定应用的首页为cordova webview(index.html)的首页,例如应用增加了鸿蒙的原生的启动页面,包含首页弹窗,同意隐私政策后,然后再从启动页面进入cordova的页面,这样避免在用户没有同意隐私政策的情况下,初始化cordova sdk,因为初始化cordova sdk,系统读取了设备的网络状态,因为国内相关法律规定,在用户没有同意隐私政策的情况下,不允许读取设备的网络标识。

8,做以上代码修改后,鸿蒙的移植已经完毕,可以使用模拟器或者真机进行编译和测试了。

Ios移植鸿蒙步骤

如果您的项目有android和Ios的工程,请参考android项目移植项目的鸿蒙下,如果您的项目没有andriod工程,只有Ios工程,请使用如下方法移植,移植时大部分内容和安卓一样,只是复制的文件的路径不一致,以下只介绍不同部分,相同部分请参考android移植步骤。

1,复制Xcode的Ios工程目录下的Staging/www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鸿蒙工程entry/src/main/resources/目录下。 2,Xcode工程的config.xml文件在Staging目录下,Xcode工程的该文件不能直接被鸿蒙版cordova使用,需要进行转换,该文件主要记录的是插件的名称和初始化的类,因为鸿蒙版是根据android的config.xml进行插件初始化的,因此需要将Xcode工程config.xml转为安卓的config.xml,请将Xcode工程使用node加入安卓平台,系统会自动生成android版的config.xml。然后将文件复制到鸿蒙版工程的entry/src/main/resources/下。

附加说明:本人认为使用cordoca跨平台研发,一般至少都会包含android和ios两大平台,很少只有ios平台,没有android平台的,所以大部分移植鸿蒙参考android移植步骤,后续升级SDK会兼容Ios工程的config.xml,无需转换就可以使用。

新项目,一次开发适用于andriod、Ios和Harmony三大平台

由于cordova官方当前并不支持HarmonyOS平台,使用node无法直接将HarmonyOS加入到cordova,也无法直接安装插件到HarmonyOS,因此对于新项目要一次开发满足三大平台的话,建议先通过node加入Android和Ios平台和安装插件,后续研发可以使用Android studio研发和调试,待研发成功后,然后再在Xcode和DevEco做跨平台适配。Xcode适配请参考cordova的官方文档,HarmonyOS适配请参考以上Android的移植步骤。

特别说明

当前版本不支持使用者自定义插件研发,如果该版本没有包含您要使用的插件,或者您的项目中有Android或Ios的自定义插件,需要移植到HarmonyOS平台,请您和本开发者联系,获取技术支持。

使用鸿蒙版cordova sdk在开发测试阶段务必将bundle name修改为com.example.myapplication,如果将bunlde name改为正式的Id,鸿蒙版cordova sdk会读取entry/src/main/resources/目录的cordova.crt证书文件,用于验签,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启动应用后,应用会闪退。如果应用的bundle name为com.example.myapplication,鸿蒙版 cordova sdk会跳过验签,不检测cordova.crt文件。但是上架鸿蒙应用市场,必须将bundle name改为正式的id,所以请联系开发者申请cordova.ert证书,另外由于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虽然保持了cordova的插件接口不变,但是返回值会有所调整,后续文档会逐步完善,在使用本插件跨平台研发时请联系开发者提供技术服务。

                                                               

Logo

讨论HarmonyOS开发技术,专注于API与组件、DevEco Studio、测试、元服务和应用上架分发等。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