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生态格局剧变,开发者正站在十字路口

“为什么你要用MacBook?”当谷歌Android生态系统总裁Sameer Samat向一位记者抛出这个问题时,没人想到背后隐藏着谷歌重塑移动生态的野心计划

“因为我们正在把ChromeOS和Android合并成一个平台。”Samat随后揭晓的答案,揭开了安卓生态2025年最重大的变革

几乎同时,华为在上海ChinaJoy上高调展示了50余款原生鸿蒙游戏,包括《王者荣耀》等头部作品,向世界宣告其彻底告别安卓依赖的决心。两大移动生态的裂变与重构,正在重塑开发者的未来。


01 谷歌的豪赌,统一大生态的野心

7月中旬,谷歌Android负责人Sameer Samat在接受采访时正式确认,公司正在推进ChromeOS与Android的合并计划。他将这一计划称为“自Android以来最雄心勃勃的举措”,并自信地表示:“我认为你会在Android上率先看到未来。”

这一决策的背后,是谷歌对自身生态割裂状态的清醒认知。多年来,谷歌的产品版图虽然庞大——Android手机、ChromeOS笔记本、Nest智能家居设备一应俱全——但各平台间却缺乏真正融合的体验

“功能强大但互不相连”,一位科技评论员如此评价谷歌的现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设备间那种“完美的同步……一切都能无缝协作”的体验。

谷歌的解决方案大胆而彻底:将两大操作系统合二为一。未来,Chromebook和安卓平板都将运行Android系统,而非独立的ChromeOS。在技术层面,ChromeOS早已与Android共享Linux内核;现在谷歌将更进一步,打造一个支持多窗口UI、Linux应用和浏览器扩展的桌面级Android。

这一转变的战略意义深远。统一的平台意味着更高效的开发流程和更深入的AI集成。Android将成为谷歌Gemini驱动的AI体验在笔记本、平板和折叠设备上的强大基础。

02 技术融合,品牌独立的平衡术

消息公布后,科技界一片哗然。面对外界对ChromeOS品牌去留的疑问,Samat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作出澄清:“我们正在基于Android的底层技术构建ChromeOS体验。”

这一定调揭示了谷歌的真实策略:底层技术统一,前端体验分离。ChromeOS不会消失,而是作为构建在Android基础之上的用户界面继续存在。这种策略既满足技术整合需求,又保留了Chromebook在教育与企业市场的品牌价值。

谷歌去年就已宣布,ChromeOS将采用Android的Linux内核、框架及其他底层技术元素。这一转变将为ChromeOS带来更丰富的人工智能功能、简化的工程流程,并加强Android手机与Chromebook的集成度

同时,谷歌承诺将继续为ChromeOS用户提供“无与伦比的安全性、一致的外观和体验以及广泛的管理功能”,这对企业和教育机构至关重要。

03 安卓16,多端融合的技术基石

支撑谷歌这一宏大愿景的,是即将推出的Android 16系统。据可靠消息,新系统将引入 “平板电脑应用桌面窗口化”功能,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上线。

这一功能尤其值得开发者关注:用户可以将手机或平板连接到外部显示器,应用会自动适配桌面环境。应用开发正从单一设备转向多形态自适应的新范式。

7月中旬,Android Canary频道的最新测试版中,谷歌对系统工程模式菜单进行了重大更新。新增的“Phone Information V2”分类将设备信息划分为设备详情、数据与网络、卫星和IMS四大类。

引人注目的是独立的“卫星”标签页,这标志着谷歌在系统层面正深度整合卫星通信技术。未来安卓设备的功能边界将进一步扩展。

04 华为鸿蒙,第三极的崛起

当谷歌忙于整合两大系统时,华为的鸿蒙生态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截至2025年3月,鸿蒙生态设备数已突破10亿,注册开发者达675万。

在7月举行的ChinaJoy上,华为高调展示了其游戏生态成果:50余款原生游戏亮相,从《王者荣耀》到《植物大战僵尸3》,头部游戏的鸿蒙版本集体登场。华为游戏中心推出“尊享回馈计划”,投入10亿级资源激励开发者。

华为的野心不止于游戏。该公司正重构移动生态的底层规则,挑战安卓阵营的“硬核联盟”模式——后者依赖硬件预装和流量分发,向开发者收取高达50%的分成。

“华为拒绝硬核联盟模式,本质是看透了安卓游戏生态的三大死穴:套壳导致的技术受制、分成依赖的不可持续、碎片化带来的体验割裂。”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华为选择通过自主技术重构游戏产业的价值分配,让开发者、用户和设备商形成共生闭环。

05 大模型智能体,手机交互新范式

在操作系统大战之外,另一场技术革命悄然降临。2025年7月,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成功获得“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安卓手机智能操控方法和系统”专利授权。

这一创新技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使手机能够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指令,执行语音拨号、信息查询、应用启动等操作。大模型智能体正逐步深入移动设备的核心交互层。

随着5G普及和物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作为重要连接终端,正与其他设备形成生态系统。大模型智能体的应用将极大增强这种生态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推动设备间的协同工作。智能操控技术将从手机扩展至家居、汽车等多个领域,创造更智能的生活场景。

06 中国市场,安卓生态的晴雨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正上演一场激烈的份额争夺战。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华为手机以19.4%的国内销量份额位列第一,同比增长28.5%,创下2021年以来新高。

紧随其后的是小米,市场份额达19%。在“国补刺激”及“人车家一体”的战略协同下,小米出货量同比增长40%,表现强劲。华为与小米的差距微乎其微,中国手机市场第一的位置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

这场竞争背后是不同生态策略的较量。华为全力推进鸿蒙生态独立,小米则仍在安卓阵营中深耕。与此同时,所有厂商都面临用户下载习惯转向超级应用(如抖音小游戏、微信小程序)和垂类社区(如TapTap、B站)的大趋势。


折叠屏设备销量去年激增60%,搭载Android 16的三星Galaxy Z Fold 7在发布首日即获得新系统更新1。谷歌高管Sameer Samat的自信宣言——“我认为你会在Android上率先看到未来”——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中国开发者正面临关键抉择:一边是谷歌日益统一的大生态,一边是华为鸿蒙的10亿设备新王国5。开发范式正在重构,碎片化难题有望根治。

一位资深开发者感慨:“我们不再只是为手机写应用,而是为一个跨越手机、平板、笔记本的无缝世界编写体验。”当大模型智能体开始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当卫星通信接入工程模式菜单,移动开发的边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

关注我获取更多知识或者投稿

Logo

讨论HarmonyOS开发技术,专注于API与组件、DevEco Studio、测试、元服务和应用上架分发等。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