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心迹】我与鸿蒙的过去与未来
不知不觉间,距离第一次开发提交鸿蒙应用代码已经过去四年了。
看了下具体时间,是在21年6月份提交的
缘起
当时还是做Android开发,发现已经发布了鸿蒙SDK,本着技多不压身的原则,先学习一波,免得讨论起来的时候是啥都不知道。
翻文档,看示例,下载SDK,写代码。折腾了好长时间,环境搭建好,跑起来了第一个hello word应用。
因为我是做Android的,对java比较熟悉,写示例的时候也是选择的Java SDK。
当时还移植了几个三方库到项目中使用,不过没公开。
学习了几天后发现,和语法和Android开发大致相同,只是需要学习新的api而已,对于本来就做Android开发的人员来讲,上手简直不要太简单。
烦气
就这样,示例代码也迭代了几个版本。后来api6、api7也陆续更新了,直到后台更新api8,发现没有Java SDK了。当时还以为是先放出了js SDK,Java SDK还没准备好。随后咨询了一下,得到的回复是以后没有Java SDK了。
看到回复的时候,简直是晴天霹雳,感觉天都塌了。
难道要把放下好久的前端技术再拾起来吗?或许以后有开发需求时找前端人员开发?但问题时他们也得学习移动端开发这一套框架逻辑,虽然说像是换了开发框架一样。
然后又用js sdk创建了项目,在做网络请求的时候解析发生了错误,还在华为开发者社区发帖咨询
api6,js语言,系统自带的 http 库发送请求,返回的 header 不是标准 json 格式
看回复也有遇到相同问题的开发者,但这个问题看起来像是系统的问题。
就想着先放一放鸿蒙开发,不知道未来走向会是怎么样,先把Android搞好再说。
这一放就是好长时间。。。
重燃
再后来,更新了api9,放出了ArkTS。
看到更新之后,觉得机会来了,新推出的语言总不能说放弃就放弃吧。
可惜的是当时没有能升级的设备,只能在模拟器或者远程真机上玩。等到后来手上的平板升级后,才能如愿以偿的在真机上使用。
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踩了不少坑。
比如PersistentStorage和StorageLink持久化存储
ArkUI中的if 渲染控制问题
以及其他的冻屏、黑屏、假死
、文档描述与SDK不一致问题等。
但当时还是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毕竟一个新系统,从无到有然后不断完善,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写了一个简单的翻译软件
https://github.com/huangyuanlove/HarmonyTranslator
坚持
再后来,陆续发布了api10、api11、api12。公司也准备做鸿蒙版本的应用。由于我之前做过,就由我来主导负责了。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成功上架了两款公司核心应用,并持续更新。
在这期间,也一直在坚持写博客,持续输出自己的经验,活跃在各个社区,希望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到各位志同道合的开发者,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深耕
在五一之前还受邀作为讲师参加了 HarmonyOS 协同·创新 软件行业专场线下沙龙活动。图片直播,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开发经验和技巧。
另外也做了线上直播,分享自己使用 flutter 开发鸿蒙应用的经验。
未来
一个新的系统,一定会经历各种打磨,精益求精,最终走向成熟。
相信HarmonyOS NEXT会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完成从突围到引领的转变。
当然,学无止境,自己也要坚持学习,争取早日成为 HDE 和鸿蒙极客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