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心迹】新手入门鸿蒙设备开发:在摸索中解锁成长密码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开发板的选择
- 二、搭建开发环境
- 三、openharmony标准系统学习
- 总结
前言
本文是我初学开源鸿蒙设备开发的一些学习心得,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大家的学习能有所启发。
一、开发板的选择
对于初学者选择开发板时,最好选择OpenHarmony系统已经适配好可以直接在开发板上跑起来的且对应学习资料越全越好的开发板。
笔者用的开发板:芯片为RK3568的开发板(具体可以在某宝上找,一定要问清OpenHarmony标准系统有没有适配好,不适配的买来还需要适配,很麻烦),软件:OpenHarmony标准系统。要进行设备开发
二、搭建开发环境
环境搭建,可以看我之前的帖子,也可以网上找,资料还是蛮多的。
三、openharmony标准系统学习
对于有经验的开发者来说,OpenHarmony标准系统的学习资料并不算少,但对于小白来说,确实缺乏一个详细且系统化的教程,入门阶段会比较吃力。相比Linux丰富的学习资源,OpenHarmony的资料确实不够全面,这曾让我感到困扰。但随着深入学习,我发现其实我们已经拥有了最详细的资料——源代码本身,而且官网https://www.openharmony.cn/mainPlay
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开发文档。
建议拿到源码后先浏览目录结构,了解OpenHarmony的构建体系,建立整体认知。然后可以阅读"build.py"中的代码来理解构建过程,如果看不懂,可以用AI工具分析。
OpenHarmony驱动开发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使用Linux驱动或采用官方的HDF驱动。前者能快速复用现有驱动,后者更便于迁移。我用的的是Linux驱动。
关于Linux驱动移植,我的开发板有对应的Linux驱动开发文档参考。在OpenHarmony上移植Linux驱动与Ubuntu系统类似,可以相互借鉴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以查阅源码,如果源码看不太懂,可以借助AI工具(比如“豆神”)。搭建Win+Ubuntu开发环境后,在Windows上的VSCode的拓展中有一些AI辅助编程插件,有的有智能体模式,还挺好用,可以站在整个工程的角度回答以及解决问题。
在最初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崩溃-调整-继续学习"的循环,在某一时刻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那种看到付出有了回报的欣喜让我感到幸福。OpenHarmony的学习教会我坚持、耐心和及时总结的重要性。随着OpenHarmony看的越来越多用的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纵使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有了之前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学习的积累,你会感觉后面的坎都不是事。
总结
在学习OpenHarmony时,我在思考如何学好时,总想起之前张宇老师说的一句话“无他,唯熟尔”。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